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Patrick,大件事了!剛收到來自中美洲的包裹,裏面原本獨立包裝的幾包咖啡生豆全被打開、亂糟糟的混合在箱底了……”同事氣急敗壞地“稟告”着。
爲豆子討回公道!
自中美洲訪問歸來已個多月。時值採收季節,果實已被摘得七七八八。但因近年市場需求殷切,咖啡農千方百計去提升生豆的品質,包括搜尋變種果樹,和選擇更高海拔的耕地去種植。此一改變會把整個產業鏈拖長;最優質的豆生長速度較慢,在全國COE大賽舉行時,果實有機會仍掛在樹上、趕不及參賽。而這包裹裏面藏的正是咖啡農最期待的收成品。當中有一包是三年前友人意外發現,今年才首次量產的yellow maracaturra,(maracaturra是象豆maragogype和caturra的混種,果實呈紅色)和若干以嶄新方法處理的樣本。因爲今年中美洲諸國受鐵鏽病(coffee leaf rust, Roja)所累,導致產量大跌,COE舉辦國也由去年的12個減至8個國家。筆者滿心期待爲他們品評,希望來季復辦COE大賽時,他們能取得佳績。
打開速遞公司的黃色包裝一看﹕幾個透明密實袋內只淨下數顆咖啡豆,其他的都沉在盒底,並混合在一起。在未曾打開的封條旁,每個袋的袋身都有一條長長的鎅刀痕。
“是美國海關還是香港乾的?爲安全理由,抽樣檢查合理合法、無可厚非,但爲何有封條不用而要鎅開人家包裝?鎅開後又爲何不用另一個袋袋好?這是小孩也懂的手尾問題!這盒豆盛載着農民的心血、期盼,他們聘請這間速遞公司所付出高昂的郵費,可能夠食幾天,現在因爲某混蛋而白費了!快致電顧客熱線,你要爲豆子討回公道!”有客人氣憤不平道。
我無奈的答﹕“這就反映一般人對咖啡的認知是多淺薄。別說是郵遞,有發燒友特地帶了兩包已炒的得獎豆從加拿大返港。過關時關員將手提行李內的豆都打開,翻來翻去一輪後便二話不說,將豆倒在一起!親眼目睹才欲哭無淚呢。”
另一位客人嗅到從袋中散發出來的成熟水果香說﹕“我記得,這是日曬處理法的氣味吧!反正送來了,不如炒來喝喝吧。”接着有人幫口安慰﹕“你平時會把豆先炒好才按比例混合。我見過有人把生豆先混好才一併炒熟,可能好喝呢,快試試。”
如果菜心牛肉同落鑊……
我對着袋內大小不一,光澤不同的豆子嘆道﹕“pre-blending嗎?見過大牌檔師傅做菜心炒牛肉沒有?若菜心和牛肉一起落鑊,並炒至熟透。猜猜味道會是如何?”
衆人的憤慨,轉移到混合豆的理論上了。下回再談。
文、圖﹕Patrick Tam(精品咖啡店Knockbox店主,美國精品咖啡協會、歐洲精品咖啡協會認可咖啡師,美國CQI認可杯測師,Cup of Excellence首位港人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