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看早年蘇聯拍攝的黑白電影《彼得大帝》,某一幕是土得掉渣的舊俄貴族家庭喫早餐,父親訓示全家必須學習飲用叫做咖啡的飲料,這是彼得大帝的指示,希望貴族們向西歐學習。顯然咖啡變成了文明開化的指標之一了。據稱臺灣第一家咖啡館,可能是1912年開設於臺北新公園內的“ライオン公園獅”,也有文史工作者提出,根據報紙廣告欄,1897年臺北西門外出現了“西洋軒”,這纔是最早的。至於第一家由臺灣人開設的咖啡館,我在陳柔縉的書裏讀到,得等到1931年臺北市太平町的“維特”了。
不知道高雄第一家咖啡館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但是我記得,我的第一杯不加糖奶、香氣四溢的黑咖啡,是到了高一或高二時候開的“洋葷”。此前只喝過媽媽買了一大盒放家裏給我K書提神用的雀巢三合一咖啡,甜到全身毛細孔都張開。不過,在我年紀更小時,早就去過咖啡館了。我喜歡那裏。
那是開設在我高雄最早的住處附近,二聖二路上,木頭條框門,方塊棱角玻璃,暈黃燈光,木料長吧檯顏色沉穩,吧檯前座位是類似色澤的木料圈椅,椅背椅面鑲填了緹花布料包裹的海綿,頗具歐洲風味,或者說,頗具八十年代時小孩子所能儘量想像的歐洲風味。光是從外頭望進去,就夠具備異境感了,周圍店家全是青白亮幌幌的日光燈,誰會佈置那種甜膩調性的黃光呢。那不是小孩子的領地,是父親來喝,順手像拎著小動物似的拎著我去。
當父親坐在那裏,等老闆從圓肚子虹吸壺裏煮出咖啡時,通常也會替我點一杯。黑咖啡本身具備的成人感(日本電視節目裏,凡是加入了酒或咖啡的,都說是大人風味),與小女孩不那麼搭調,大人也許還會擔憂苦味、咖啡因什麼的,點給我的,是蛋蜜汁。淡黃色汁液,從搖酒器裏倒出,裝入鬱金香花苞形狀玻璃杯,最上頭一層帶點白色微細泡沫,放一根玻璃攪拌棒和彩色吸管,啊,真好喝,冰涼濃稠,即使我完全不知道這種飲料是怎麼調製成的。身量還不夠高,通常得脫了小皮鞋,爬上椅子,甚至是跪在椅子上喝的,比坐著還高一些,纔不容易失手把玻璃杯打下地。
除了咖啡館,我還在另一個地方喝過蛋蜜汁。父親擔任過調酒師,時間不很長吧,日夜顛倒的作息,母親不太滿意,但也曾帶我到酒吧探望過父親。這一次,父親是那個在吧檯裏的人了,搖酒器在他手掌裏像一枚碩大的星星。酒吧吧檯也比咖啡館吧檯高很多,椅子不是舒適的圈椅,而是塑膠皮色、能旋轉的高腳椅;當然,父親也替我調製了一杯蛋蜜汁,杯緣還不忘附上一輪薄可透光的檸檬片當裝飾,有時候也插一隻小紙傘,大概是爲了讓女兒高興。父親離家後,我曾偶然從家裏櫥櫃翻出過父親留下的黑皮革大記事本,裏頭都是學習調酒時的筆記,步驟清楚,圖文並茂。
事實上是直到寫文章這一刻,我才終於查了蛋蜜汁的原料——蛋黃、柳橙汁、檸檬汁、蜂蜜——真是有蛋又有蜜!蛋蜜汁我總是和父親在一起時才喝到的,不知怎麼的,從前我對原料一點都不好奇,大概因爲不重要。它色澤柔和如雛鴨毛,和木吧檯十分搭調,嵌在童年場景裏就是一個夢幻符號,不需要,或再不可能成真。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