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伊蓮娜莊園故事信息介紹:
聖伊蓮娜莊園 FINCA SANTA ELENA
聖伊蓮娜莊園位於薩爾瓦多西邊的聖安娜火山產區,莊園海拔高度平均約爲1850米,是當地海拔最高的幾個莊園之一,目前莊園主由Don Fernando Lima先生所經營。
莊園主Fernando先生以儘量維持薩爾瓦多原始傳統的栽種方式爲理念,除了必要的修剪枝葉和灌溉外,園內保持大範圍的自然農林生態,在聖伊蓮娜莊園有超過90%的比例栽種波旁種咖啡豆,同時莊園主還採用現代工業管理技術,把整個莊園劃分不同的區塊,嚴密監控和記錄土質、施肥以及咖啡樹生長的情況。
聖伊蓮娜莊園出產的咖啡豆最明顯的特質就是甜感十分持久,還帶有比較濃郁的果香,餘味伴隨杏仁般堅果的醇香。
咖啡豆品種介紹:
帕卡馬拉咖啡是1950年在薩爾瓦多發現的帕卡斯Pacas與馬拉戈日皮Maragogype的雜交種。
1958年由薩爾瓦多的研究人員首次培育,帕卡瑪拉種是難得的人工選育下的優秀品種,既有着Pacas種的出色的口感,又有着Maragogype的大個頭,豆體起碼有象豆的70%——80%大。該品種最大的特點是酸味活潑刁鑽,時而有餅乾香,時而有水果香,厚度及油脂感極佳。
處理法介紹:
日曬(Natural Process)
日曬法是咖啡豆最古老、最原始的處理法。處理方式是先將收成的咖啡果實倒進大水槽裏,成熟飽滿的果實會沉入水底,而發育不全或過熟的果實則會浮上水面。將這些浮豆剃除後,將健康的咖啡果實放置在露臺上直接陽光曝曬乾燥,把水分從60%曬到剩12%——15%,最後以脫殼機打掉乾硬的果皮(Outer Skin )、果肉(Pulp),生豆(Bean)就完成整套處理過程。
( ↑ 挑選咖啡果實) (↑露天曝曬乾燥)
日曬處理法可增加莓果和熱帶水果的風味,果酸溫和,但傳統的日曬法有時會產生負面的風味,例如泥土、過度發酵味等。
現今,日曬處理法又開始流行,甚至是競賽等級咖啡豆中重要的處理法之一,而這個改變是來自於使用改良式非洲高架棚。高架棚除了可避免地上的溼氣、動物糞便和土地味等,也讓果實處在好的空氣對流環境中,使得乾燥效果更加均勻,並且農民們會定時翻動,讓咖啡豆溫和吸收果肉的香甜,使風味越來越飽滿。
烘焙建議/分析:
這款咖啡的品種是巨豆【
帕卡馬拉咖啡】顆粒比較大,且密度較大,新產季豆子本身含水率較高。在烘焙過程中吸熱量比較慢,梅納反應的過程也比較快,轉黃點在5分鐘左右,在第一次烘焙時,可以嘗試下豆溫度稍高,例如入豆溫度200度,火力也相對調大,在烘焙過程中再根據需要逐漸調小火力:在豆子進入轉黃點後調細火力,以拖長脫水時間,使得巨豆能夠充分脫水;脫水完畢至一爆前,可以適當保持中火或者輕微加大火力,加速梅納反應時間,以及保證一爆前的壓力;一爆前兆需要適當調細火力,避免豆表灼傷。在這一操作方法下,咖啡的脫水時間相對延長,每三十秒時間升溫速度在6-8度,但也能保持正常8分半到9分半之間進入一爆,保存較多的花果香氣,保留乾淨而明亮的酸質。通常建議在一爆密集後段至一爆結束之間下豆,中度烘焙左右。
杯測風味描述:
杏桃、柑橘、熱帶水果,口感乾淨飽滿
溼香氣中有明顯的花香味,酸度柔和,入口後有類似夏天解暑的梅湯的感覺,有檸檬和橙皮的味道,在口中能夠明顯感覺到咖啡的醇厚程度,和很多中南美洲的豆子一樣後段中帶有明顯的可可味道,嚥下後能夠明顯感受到那種甘甜,久久不去。
衝煮分析:
分段萃取,把所有衝煮用水,分三段注入
適用於淺烘焙、中淺,中度烘焙的咖啡豆
使用濾杯V60杯
增加悶蒸時間或斷水次數,可以提高咖啡的口感濃郁程度。
三段注水的分段萃取方式
優點:比一刀流層次更豐富,可以明確咖啡前、中、後段的風味。做法是悶蒸之後每次增加註水量,通常在咖啡液即將下降至粉層表面時注水,以小、中、大水流去做三段萃取,
缺點:會對水的流速和流量有比較高的要求。
使用V60濾杯衝煮可以提高手衝風味的層次感,喝起來更加豐富而乾淨;把帕卡瑪拉品種上揚明亮的香氣表現得淋漓盡致。
15克粉,水溫89-90度,研磨BG 5R(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64%),水粉比接近1:15-16
手法:27g水悶蒸,悶蒸時間爲30s。手衝壺中的熱水以濾杯中間爲圓心順時針一圈一圈畫圓,在沖泡時開始計時,注水沖泡至27g,然後停止注水,等待30秒,進行第一次注水。
第一次注水時與前面一樣劃圈,速度可以稍微放慢,在繞到外圈時加快一點速度,在1:15秒左右斷水,等液麪下降1/3時,再注水,第二次注水集中在中央注水,水流不要衝到咖啡粉與濾紙相連的地方,以免產生通道效應,2:05秒左右結束萃取,尾段可以不要(時間拖得越長,澀感、粗糙口感就會增加。
分段:30-125-2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