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產國家:薩爾瓦多(EL SALVADOR)
產區莊園:聖萊蒂西亞莊園(Santa Letcia Estate)
咖啡品種:帕卡馬拉(Pacamara)
生長海拔:1620-1730米
處理方式:黑蜜處理,日光曬乾
生豆等級:SHG
聖萊蒂西亞莊園信息故事介紹:
莊園介紹
這隻豆子來自於薩爾瓦多聖萊蒂西亞莊園,位於阿瓦查潘省(Ahuachapan)內的阿帕內卡(Apaneca)鎮附近,由第三代咖農Ricardo Valdivieso和他的家族管理。在1870年RicardoValdivieso的祖父買下了這片土地並以他妻子的名字’萊蒂西亞(Leticia)’命名。
作爲帕卡瑪拉的起源地薩爾瓦多,從來不乏優秀的咖啡莊園。聖萊蒂西亞莊園(Santa Letcia)位於薩爾瓦多西部Apaneca火山區,平均海拔1400米。這裏出產的帕卡瑪拉採用蜜處理方式,果香爆表,但酸苦平衡度卻極高,口味柔和悠長,厚重感,甜感極佳。
聖蕾緹西亞莊園 ( Finca Santa Leticia ) 創立於1870年,創辦人Francisco Menendez 是薩爾瓦多歷史上重要的人物,不僅對奠基薩國教育體制有莫大貢獻,更於1886年當上總統,主政時期起草憲法帶領薩國走向自由民主;1890年6月22日逝世後,薩國人民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爲教師節以爲紀念。現今莊園由其家族後代繼承經營。
聖蕾緹西亞莊園座落在薩爾瓦多西部Apaneca火山區,位處從墨西哥延綿到巴拿馬的中美洲生態走廊上,佔地近一百公頃,全園採遮蔭式栽種 (shade-grown ) ,對當地生物多樣性保育舉足輕重。據統計,該莊園內棲息超過120種候鳥,259種昆蟲,每天可以爲地球生產2500公斤的新鮮氧氣。
帕卡馬拉是於1958年在薩爾瓦多人工培育的雜交品種,雙親爲帕卡斯(Pacas)和象豆(Maragogype),兼具二者的優點,卻青勝於藍!純淨柔和,醇厚順滑,酸質活潑,風味飽滿,餘韻悠長,令人驚歎。既有Pacas種出色的口感,生豆顆粒同時繼承了Maragogipe的大個頭,豆體起碼有象豆的70%-80%大,17目以上達100%,18目以上達90%,豆長平均1.03釐米(一般豆約0.8-0.85釐米)豆寬平均0.71釐米(一般豆約0.6-0.65),厚度達0.37釐米,豆形飽滿圓潤。帕卡馬拉就是其“雙親”的前四個字母組合而成:Paca+mara=Pacamara。
2005年的薩爾瓦多COE上,帕卡馬拉驚豔衆人。前十名中,帕卡馬拉豆種赫然佔據了第二、五、六、七名!
2007年,帕卡馬拉品種更是一舉拿下危地馬拉與薩爾瓦多COE的雙料冠軍。從此,帕卡馬拉在拿獎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長期佔據各大賽事榜單的前列,在國際上被譽爲與瑰夏齊名的新秀品種。
單單只是在危地馬拉的COE上,帕卡馬拉在2008—2017的這10年裏,就有7年坐上冠軍寶座。
由於帕卡馬拉在賽場上的逆天表現,2017年,BOP(Best of Panama)國際競賽組決定,把帕卡馬拉品種單獨作爲一組進行比賽。
但,饒是如此風生水起的豆子,也依然存在着缺點:帕卡馬拉對水土、氣候、環境與海拔有着較高的要求,且產量不高,對葉鏽病的抵抗力又低,因此其種植普及率不高。
時至今日,帕卡馬拉雖已不是特別稀有了,但在市場上仍不算很普遍的豆子。尤其,帕卡馬拉以危地馬拉和薩爾瓦多兩國出產的爲佳,國際上追求者衆,因此能到達國內的,則就更爲難得了。
蜜處理法介紹:
什麼是蜜處理?
蜜處理方式起源於哥斯達黎加,簡單講,蜜處理就是把果皮、肉去掉之後,對剩下果膠與內果皮的咖啡進行處理的方式。而區分不同蜜處理的關鍵就在對這剩下的果膠的處理選擇上:保留果膠比例及乾燥速度與方式。
黃蜜(White Honey):40%左右的果膠被去除;乾燥方式需要最爲直接的吸熱,接受最多光照乾燥,持續8天左右達到水分含量穩定值。
紅蜜(Red Honey):25%左右的果膠被去除;相比較黃蜜,乾燥時間更久,並且減少陽光直接曝曬的時間,甚至用到遮光棚,持續12天左右。
黑蜜(Black Honey):幾乎不去除果膠;乾燥用時最久,最少持續2周時間,用到遮蓋物,避免陽光太強烈,防止乾燥太快,讓糖分轉化更充分。
烘焙建議/分析:
這款咖啡的品種是巨豆【帕卡瑪拉】顆粒比較大,且密度較大,新產季豆子本身含水率較高。在烘焙過程中吸熱量比較慢,梅納反應的過程也比較快,轉黃點在5分鐘左右,在第一次烘焙時,可以嘗試下豆溫度稍高,例如入豆溫度200度,火力也相對調大,在烘焙過程中再根據需要逐漸調小火力:在豆子進入轉黃點後調細火力,以拖長脫水時間,使得巨豆能夠充分脫水;脫水完畢至一爆前,可以適當保持中火或者輕微加大火力,加速梅納反應時間,以及保證一爆前的壓力;一爆前兆需要適當調細火力,避免豆表灼傷。在這一操作方法下,咖啡的脫水時間相對延長,每三十秒時間升溫速度在6-8度,但也能保持正常8分半到9分半之間進入一爆,保存較多的花果香氣,保留乾淨而明亮的酸質。通常建議在一爆密集後段至一爆結束之間下豆,中度烘焙左右。
杯測風味描述:
風味特點:桂圓乾,柔和果香、甘甜、微醇、乾淨、口感非常豐富
衝煮分析:
分段萃取,把所有衝煮用水,分三段注入
適用於淺烘焙、中淺,中度烘焙的咖啡豆
使用濾杯V60杯
增加悶蒸時間或斷水次數,可以提高咖啡的口感濃郁程度。
三段注水的分段萃取方式
優點:比一刀流層次更豐富,可以明確咖啡前、中、後段的風味。做法是悶蒸之後每次增加註水量,通常在咖啡液即將下降至粉層表面時注水,以小、中、大水流去做三段萃取,
缺點:會對水的流速和流量有比較高的要求。
使用V60濾杯衝煮可以提高手衝風味的層次感,喝起來更加豐富而乾淨;把帕卡瑪拉品種上揚明亮的香氣表現得淋漓盡致。
15克粉,水溫89-90度,研磨BG 5R(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64%),水粉比接近1:15-16
手法:27g水悶蒸,悶蒸時間爲30s。手衝壺中的熱水以濾杯中間爲圓心順時針一圈一圈畫圓,在沖泡時開始計時,注水沖泡至27g,然後停止注水,等待30秒,進行第一次注水。
第一次注水時與前面一樣劃圈,速度可以稍微放慢,在繞到外圈時加快一點速度,在1:15秒左右斷水,等液麪下降1/3時,再注水,第二次注水集中在中央注水,水流不要衝到咖啡粉與濾紙相連的地方,以免產生通道效應,2:05秒左右結束萃取,尾段可以不要(時間拖得越長,澀感、粗糙口感就會增加。
分段:30-125-2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