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橙莊園 (El Naranjo) 位於馬卡拉 (Marcala),洪都拉斯最有名的產區之一,馬卡拉屬於 La Paz 產區,產出的咖啡可以與洪都拉斯另一個著名產區聖塔芭芭拉齊名,卡巴雷洛 (Caballero) 家族也有農場在馬卡拉,他們在 La Paz 的農場得到 2016 年冠軍。
去年 2016,甜橙贏得超凡杯大賽的第 14 名,女莊主卡門 (Carmen Fabiola Fiallos Melendez) 終於實現了成爲一個精品咖啡農的夢想。卡門的先生原本就是咖啡農,夫妻結婚後,卡門纔開始做咖啡。兩個人合作良好,她負責採收與乾燥過程,她的先生負責去果皮果肉,他們希望傳給兩個小孩的不只是一個咖啡農場,更是對咖啡的熱情。
洪都拉斯的甜橙莊園裏生長着一批優質的咖啡樹,海拔1425米。莊園命名的方式也多以遮陰樹的名字命名,所以,甜橙莊園的遮陰樹就是高大的野生橙子樹,野生橙子香氣非常非常強烈,這裏種植咖啡有難得豐富的甜感,橙子果樹也給咖啡注入了層次豐富的花果香。現在莊園種植的品種有卡杜拉、波旁和瑰夏。除了果樹和咖啡樹,莊園裏還有保護咖啡的防風牆、以咖啡鮮果外殼爲主成分的肥料。
【品種】
卡杜艾是我們會經常遇到的豆種。1949年,巴西聖保羅 Campinas 的農業研究所 (Instituto Agronomico;IAC) 將“新世界”豆種 (Mundo Novo) 與黃卡杜拉 (Yellow Caturra) 雜交開發出卡杜艾,經過幾代的揀選後,於 1972 年正式發佈。
卡杜艾非常受農民歡迎,產量高,與卡杜拉相似,植株矮,適合密集型種植,1970年代正式發佈後,就推廣到中美洲國家,廣泛種植於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巴拿馬,以及原產地巴西。單純考慮風味,在恰當的風土條件與處理法之下,卡杜艾可以有相當美妙的風味
【水洗處理法】
先去除外皮、果肉,再借助發酵消除膠質的黏性,然後以水把果膠沖洗掉,再拿去幹燥。乾燥過程通常利用日曬,有時也會使用乾燥機。未熟豆及瑕疵豆會因爲浮力的關係而被挑選出來,發酵的過程也比較好控制,因此風味上不像日曬豆有雜味,而是呈現明顯果酸、複雜度稍強以及更乾淨。
3號地:普通水洗
11號地:加長時間水洗
【生豆與杯測】
3號地和11號地的生豆看上去都顯深綠色,有銀皮附着,但是烘焙稍微有點差異;
【3號地】
入爐溫195度,30秒後火力調整至160,轉黃點5:05秒,溫度152度,在160度是火力不變,風門調至4,180度時火力調至100,風門不變,8:30秒開始一爆,溫度187.1度,這時火力保持100不變,風門全開5,一爆後發展1:53秒出爐,溫度是195度。
杯測風味:高溫時候入口清甜,輕盈的蔗糖甜感,柔和的梅子酸味,酸甜震,烏龍茶的尾韻,低溫啜吸,酸味明亮很多,檸檬酸感明顯,但是後段並不太持久;
【11號地】
入爐溫也是195度,30秒後火力調整至160,轉黃點5:12秒,溫度是155度,在163度是火力不變,風門調至4;168度是火力調至140,180度是火力調至110,兩次調整風門依然保持不變,8:13秒一爆開始,溫度是187.1度,一爆後發展2:00分鐘,出爐溫是197度。
杯測風味:高溫時候入口有明亮的酸感,柑橘酸,綠茶茶感,低溫時甜感提升,清甜,帶有麥芽的風味;
對比2條曲線,甜橙的豆子轉黃點集中在5分鐘左右,主要差異在微調上;
3號地在轉黃點的溫升高一點點,全程的火力調整比較少,一爆的時候全開風門;而11號地的火力調整多一點,轉黃後的溫升比較緩和,一爆時並沒有全開風門,一爆發展時間和出爐溫都長一點、高一點,所以在甜感的上的表現更加持久飽滿。
【手衝對比】
參數:蛋糕杯,90度,研磨度5R,1:15粉水比,時間2:04秒左右
手法:22-130-228g,22g水悶蒸30秒,小水流注水至130g,在1:17秒注第二段水,稍微大水流一些至228g,1:50秒停止注水,等水位自然下降,2:04秒移走濾杯。
3號地:入口明亮的黃檸檬、柑橘酸味,伴隨着蔗糖的清甜,還有烏龍茶的餘韻,涼了後,酸味更加尖銳一些。
11號地:酸度沒有3號地的明亮,但保留了柑橘的活潑水果酸質,甜感相對明顯,body順滑,帶有橙子的尾韻,還有綠茶茶感。
按字面理解,加長水洗處理的11號地甜橙,應該比3號地酸一些,但是經過烘焙,不同的火力和風門調整,反而讓3號地的酸味表現更加明亮,所以,判斷一支豆子是不是特別酸,除了衝處理法上分辨,還得從烘焙、杯測上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