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最近,又有小夥伴向小編提出一個疑問,大家經常說的金盃萃取、金盃理論,到底是算粉水比還是粉液比?或者簡單說吧,我們經常建議粉水比1:15,那究竟是指1克粉衝15克水,還是指1克粉衝出15克咖啡液?
從字面上來解釋,“粉水比”當然是指咖啡粉和衝煮用水的比例,畢竟水一旦參與了萃取,就變成了咖啡液(沒有人會稱之爲‘咖啡水’吧?),咖啡粉和咖啡液的比例,不就應該稱爲“粉液比”了嗎?
來,我們簡單參照一下日常的掛耳包衝煮數據:10克的咖啡粉,我們用150克(或者150ml)的熱水來衝煮,最後等它流完,接到的咖啡液大概在130克左右,因爲咖啡渣裏還會殘留乾重的1.5——2倍重量的水分,也就是10克粉經過萃取後,除去萃取率、蒸發量巴拉巴拉等一系列複雜計算,大概會吸收殘留15克——20克水。這種情況下,計算粉水比,就是10克粉:150克水=1:15,粉液比就是10克粉:130克咖啡液=1:13。
當然,這個粉水比的定義前提是,衝煮用水要基本從容器裏或者濾器裏流完,不能剩下太多的水。
很多人對於粉水比的觀念都是來源金盃理論、金盃準則,因爲金盃準則裏建議1:16.7、1:17、1:18.18……等,其實,金盃理論裏的粉水比,水就是指總注水量、所有參與到萃取過程裏的水,1:17等於10克粉用170克的水來萃取,並讓水從容器中流完。
那麼,爲什麼會有人依然堅持要以最終萃取量作爲衝煮參數的依據,而不是更精確的總注水量呢?
根據小編的觀察和考究,大概是以下幾種情況:
1,有些人的衝煮手法裏,是不會讓濾杯裏的水全部流完的。
這種手法主要是臺灣日本方面使用得比較多,日式的”滴滴法“就是這種情況,最後一段注水用超大水流讓所有粉翻滾起來,但在最後翻滾完畢後就立刻移走濾杯,避免細粉沉降堵塞、泡沫下沉穿出(某些人認爲,濾杯中的泡沫含有苦澀味的物質,不可接取)。
若然濾杯中的水並不會全部流完,那麼計算總注水量便毫無意義,反而是通過觀察分享壺裏的刻度,計算最終萃取液的體積與咖啡粉的比例,要來得準確,起碼每次出品的萃取率都能夠比較接近。
2、有些人的衝煮習慣裏面,就是以分享壺的刻度線來作爲參考依據,對於電子秤反而沒有需求。
在一些比較傳統的流派裏面,是非常嚴謹地講究衝煮過程中的手感和感官經驗,要求用眼看、用鼻子聞、用固定注水量的手法,來代替電子秤的用途。暫且不談論誰對誰錯,但是既然這種流派根本就沒有使用電子秤,那麼計算總注水量便無法成爲衝煮過程中的參考依據——除非你先稱好剛剛合適的水量再來加熱,然後注水剛好全部注完。
3、還有些人,就是習慣了用手衝架。
使用手衝架的情況下,就無法測量到濾杯上的水量——總不能買個大稱,連上手衝架一起放上去稱量啊。這時候就只能使用最終萃取量來作爲萃取的依據。無論看刻度還是加電子秤,都無法準確掌控濾杯中的水量,所以這種衝煮手法依然沒辦法計算總注水量,只能計算最終萃取量。
4、最後,其實還有一些人是比較純粹的。因爲他們從一開始學習手衝的時候,就是以最終萃取量作爲衝煮參數的依據標準。乾脆也就一直沿用下來了。
粉水比和粉液比怎麼換算?
最後,粉水比和粉液比究竟要怎麼換算?其實也不難,正如前面所說的,咖啡渣裏大概吸收自身乾重的1.5——2倍重量的水,那麼粉水比與粉液比,也就是相差1.5——2而已。舉例子說,粉水比1:15,就相當於粉液比1:13——1:13.5。在遇到某些跟自己手法、算法不同的同行時,只要簡單地偷偷換算一下,就能與自己的參數進行對比參考了。
實際上,小編並沒有看不起哪種做法、算法的意思,存在即合理。既然有人使用,並能夠流傳下來,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自然是因爲有人用這種算法也能衝出好喝的咖啡,那不就夠了嗎?
金盃準則,並不是衝煮的標準,它只是一個建議,一種參考,不在金盃準則裏的衝煮,不代表一定難喝,正中金盃萃取的咖啡,也不一定就好喝。只要能衝煮出穩定的、好喝的咖啡,管它定義不定義、金盃不金盃?關鍵還是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相關推薦:手衝咖啡真的好喝嗎?爲什麼咖啡聞起來比喝起來香?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