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杯測的科學 36種風味、味蕾、嗅覺、大腦聯想對比的訓練訣竅

作者:未知 來源:咖啡豆: 咖啡知識 > 咖啡品鑑 > 2024-12-27 18:56:28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杯測是有精品咖啡纔有的一個標準,差不多出見在90年代之後才形成比較成熟的咖啡杯測標準。說到杯測,不得不再提一下咖啡烘焙,因爲過去歐美人士飲用咖啡,尤其在60年代,大多隻是挑選其烘焙方式,烘焙方式在當時並沒有標準,只有習慣,每個烘焙師所認定的中深和深焙都不一致,雖然當時有所謂的City Roast, Northern Italian,French Roast…等,但這種由淺入深的辨別的方式,大多還是自由心證。一直到1996年出現的Agtron艾格壯數值表,纔算是把烘焙進行了基本標準,要想更深入瞭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Agtron的數值。而杯測和烘焙及生豆的產區是十分有關係的,因爲杯測Cupping所測的是烘焙好的咖啡豆,烘焙的程度能表現出許多滋味,基本的有:溼香(Aroma)即衝咖啡時的氣味強度;醇厚度(Body)即是咖啡在口內的重量感;風味(Flavor)是咖啡進入口腔時在口腔內的味道,像品紅酒那樣;酸度(Acidity)咖啡酸味的表現風格,例如是溫和的還是尖瑞的;甜度(Sweetness)則是咖啡液體在口腔內保留下的甜味強度;後味(Aftertaste)是咖啡在口腔內品嚐並吐出後留下的風味和氣味。
      
      而像SCAA和COE這樣的權威機構,其杯測的標準和要求更多,“幹香”(Fragrance)、“一致性”(uniformity)、“乾淨度”(clean cup)、“口感”(mouth feel)、“整體印象”(overall)、“污點(taint)”、“缺陷”(fault)等項評價打分。
      
      爲什麼要杯測
      
      杯測的目的在於品嚐咖啡的口味。杯測可以幫助人們決定拼配咖啡的拼配配方,或咖啡是應該用來製作意式濃縮還是手衝咖啡。杯測還可以幫助人們挖掘咖啡的潛力,鑑別最細微的口味特徵。通過杯測,我們可以比較不同種植園、不同產地、不同國家、不同批次咖啡的風味,進而更好地瞭解每一款咖啡的特性。
      
      杯測最關鍵的時刻就在於“破殼”,這一步驟能充分釋放咖啡的香氣,一定要靜下心來聞一聞“破殼”之後咖啡散發出來的芳香,然後再開始品嚐。“破殼”後,你需要輕輕攪動咖啡,讓剩餘的咖啡渣沉底,浮在表面的咖啡渣必須撇去。
      
      一旦表面的咖啡渣全部清理乾淨,你便可以開始品嚐。別怕吸咖啡的聲音不標準,因爲每個人的聲音都不一樣。我個人在吸咖啡的時候會盡量小聲,但其他人可能會告訴你聲音越大越好。用一個深一點的勺子舀一勺咖啡,湊近嘴脣,用力將咖啡吸入口中,讓咖啡充分噴灑在口腔之內,吸入會形成一股咖啡“蒸汽”,讓你更容易檢測到咖啡的各種口味和香氣。
      
      無論是初學者還是專家,在杯測時一定要隨時記錄下自己的真實感受,你可以在網上下載標準的“咖啡風味輪”,在杯測之後與“風味輪”進行比對,看一看自己的描述是否精準到位。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

關注WECHAT公衆號,閱讀更多精品咖啡豆知識

2019-02-18 14:03:20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咖啡-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