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衝煮方式:虹吸壺的歷史介紹及操作方法

作者:未知 來源:咖啡豆: 咖啡知識 > 咖啡技術 > 2025-01-11 20:47:59

  虹吸壺是利用虹吸原理,將沸騰的水衝咖啡粉,燜煮出咖啡原味。 適用咖啡: 略帶酸味,中醇度的咖啡研磨度:比粉狀略粗,接近特粒細砂糖。虹吸式咖啡,讓客廳變成咖啡館虹吸式煮法的咖啡,是不少咖啡迷的最愛。有人說因爲它能萃取出 咖啡中最完美的部分,尤其是咖啡豆的特性中帶有那種爽口而明亮的酸,而酸中又帶有一種醇香,虹吸式煮法更可以把這種咖啡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1840年,一隻實驗室的玻璃試管,扣動了虹吸式咖啡壺(Syphon)的發明板機,英國人拿比亞以化學實驗用的試管做藍本,創造出第一支真空式咖啡壺。 兩年後,法國巴香夫人將這把造型有點陽春的壺加以改良,大家熟悉的上下對流式虹吸壺從此誕生。

  虹吸式咖啡壺在法國住了很長一段時間,始終沒有等到紅透半邊天的好機運。20世紀中期,它分別被帶到丹麥和日本,纔算初嘗走紅滋味。 日本人喜歡虹吸壺技術本位的「龜毛」個性,一板一眼認真推敲咖啡粉粗細、水和時間牽一髮動全軍的複雜關係,發展出中規中矩的咖啡道。 唯美主義的丹麥人卻重功能設計,50 年代中期從法國進口虹吸壺的彼德. 波頓(PeterBodum),因爲嫌法國製造的壺又貴又不好用,跟建築設計師 Kaas Klaeson 合作,開發了 Bodum第一支造型虹吸壺,並以「 Santos 」的名字問市。

  虹吸式咖啡壺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裏總帶有一絲神祕的色彩,在臺灣的咖啡發展歷史中,虹吸式咖啡壺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近年來所謂的研磨式咖啡(意大利式濃 縮咖啡)大行其道,相較之下這種虹吸式咖啡壺需要較高的技術性,以及較繁瑣的程序,在如今分秒必爭的工商社會里有逐漸式微的趨勢,但是虹吸式咖啡壺所能煮 出咖啡的那份香醇是一般以機器沖泡的研磨咖啡所不能比擬的。

  一般人經常對它是一知半解,甚至帶有錯誤的印象,通常有兩種極端的看法,一種是有人對它戒慎惶恐,另一種說法呢?就是認爲使用虹吸式咖啡壺不過是把水煮 開、咖啡粉攪一攪就好了;除此之外有人認爲虹吸式咖啡壺看起來很危險的樣子,其實只要是不當的操作每一種咖啡的煮法都有隱藏的危險性。

  虹吸壺(Syphon)俗稱「塞風壺」或「虹吸式」,是簡單又好用的咖啡衝煮方法,也是坊間咖啡館最普及的咖啡煮法之一。虹吸壺雖然有「塞風式」的別名, 卻與虹吸原理無關,而是利用水加熱後產生水蒸氣,造成熱脹冷縮原理,將下球體的熱水推至上壺,待下壺冷卻後再把上壺的水吸回來--聽起來很玄嗎?一點也 不。跟着以下步驟做一遍,就能心領神會啦!

  我們以TIAMO 3人份虹吸壺爲例.2人份對應的水量是250ml。3人份對應的水量是400ml 水粉的比例,推薦比例:2人份20克咖啡粉 3人份30克咖啡粉 準備工作: -新鮮烘焙咖啡豆:用虹吸壺製作的咖啡,儘量選用中淺度烘焙的咖啡豆,味道會更佳。

  -TIAMO虹吸壺一組: 虹吸壺的品質至關重要,請選用有保障的虹吸壺品牌。

  -攪拌用竹匙

  -臺灣正晃行紅外線加熱爐:無需明火,安全穩定(如果沒有可以用添加純度95%酒精燈+打火機)

  製作方法:

  一、裝水-鉤好濾芯 將下壺裝入已經燒開的熱水,至「2」圖標標記。把濾芯放進上壺,用手拉住鐵鏈尾端,輕輕鉤在玻璃管末端。注意不要用力地突然放開鉤子,以免損壞上壺的玻璃 管。

  二、點火-斜插上壺-等待水溫達到要求 打開加熱爐(或點燃酒精燈),把上壺斜插進去,讓橡膠邊緣抵住下壺的壺嘴(放心,上壺不會摔下來的)使鐵鏈浸泡在下壺的水裏。接着燒水,等待下壺冒出連續 的小泡泡。上壺斜放即可,不要讓它塞緊下壺。

  三、研磨咖啡豆,將咖啡粉倒入上壺。 等待的同時可以準備研磨咖啡豆了,我們以小飛鷹磨豆機爲例,研磨的刻度爲2.5粉量爲20克,將研磨好的咖粉倒入上壺,並保證平整。

  四、扶正-插進上壺 在下壺連續冒出連續小氣泡的時候,這時的溫度,大約在95度左右。高於95度則是有大滾泡生成,溫度已達98度左右。把上壺扶正,左右輕搖並稍爲向下壓, 使之輕柔地塞進下壺,繼續加溫,水開始升入上座,由於熱擴散,溫度正好在90~95度之間。

  五、讓下壺的水完全上升至上壺 由於杯量的不同,上水時間也有所不同,一般在30秒到1分鐘之間。

  六、第一次攪拌(十字攪拌) 待下壺上水完成後,開始計時,並進行第一次攪拌。 攪拌動作要輕柔,避免暴力攪拌。新鮮的咖啡粉,會浮在表面形成一層粉層,這時候需要將咖啡粉攪拌開來,咖啡的風味才能被完整萃取。正確攪拌動作是將竹匙十 字方向撥動,帶着下壓的「勁道」,將浮在水面的咖啡粉「壓」進水面以下。

  七、第二次攪拌-熄火 第一次攪拌後,計時三十秒,作第二次攪拌,攪拌後即可關閉加熱器,(或熄滅並移開酒精燈)。我們推薦大家讓咖啡自然流下,用溼布擦拭不當容易造成下壺破 裂。如果你的咖啡夠新鮮,此時下壺會有很多淺棕色的泡沫。

  八、完成 咖啡被吸至下壺後,一手握住上壺,一手握住下壺握把,輕輕左右搖晃上壺,即可將上壺與下壺拔開來。把咖啡倒進溫杯過的咖啡杯,然後享受享受這杯您親手調理 的香醇咖啡吧!

  上面介紹的是最基本也是最穩定的製作方法,當然虹吸壺製作方法還有很多學問,感興趣的童鞋可以參照下面的方法,改變你的咖啡味道。

  一、溼布降溫法: 咖啡液開始落到下座。之前,可以用溼毛巾在下杯底部特別是剛纔加溫時過火的位置快速抹動,可以聽見溼毛巾上的水在下杯玻璃壁接觸時發出“嗤”聲。這是一次 不可忽略的溫度控制過程。此時,下座過火的位置的溫度在100度以上,咖啡液如果此時接觸到這個高溫,就被燙傷了。喝起來,會有焦苦的感覺。咖啡液快速降 落,將溼毛巾移動到下杯靠瓶頸的位置,這時,是爲了冷卻下座的空氣,冷縮的作用,可對上座的咖啡液起到“抽吸”的效果,讓萃取更加完全。 關於溼布降溫法 上壺加壺蓋是減壓的動作,要減慢咖啡掉到下壺的速度,增加中後段萃取率,增加口感飽和度跟複雜度。而溼布降溫法加快了咖啡掉到下壺的速度,減少萃取時間, 增加透明度,酸味香氣會比較明亮清晰。看你要煮什麼樣的咖啡,決定你的手法。

  二、關於投粉 先投粉 先投粉就是先把咖啡粉放入上壺,然後再讓水上到上壺。先投粉對於火力的控制力要求比較高,在水上升的同時就要將火力調整到適當的大小,以免產生大量氣泡破 壞了悶蒸,同時先投粉最好在事先先空燒一壺水以測試下濾網的位置是否正中,如果不正中一樣會產生大量的連續氣泡。先投粉的好處在於對咖啡粉有個漸進的溫溼 過程,可以減少第一次攪拌的圈數,更有利於形成悶蒸效果。但是對於溫度的控制會較差,所以將上壺插入下壺的時機把握會尤爲重要,也就是說先投粉看似簡單, 其實相對後投粉而言需要更豐富的實戰經驗。 後投粉 與先投粉相反,後投粉就是讓下壺的水完全上升到上壺之後,再投入咖啡粉。後投粉前,我們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將火源的火力調小恰好支撐住上壺的水不會回落。然 後調整下濾網的位置,讓其保持居中的位置,最後可以稍等數分鐘,讓水溫少許的回落一點。一般情況下,下壺的水剛上升到上壺時水溫會在95~90度左右,所 以我們可以讓水溫回落2~5度左右再投入咖啡粉。一般來說,水溫越高,咖啡的苦味就越重,甚至會出現焦味,而溫度越低,則酸味和香氣就越明顯,但過低也會 萃取不足降低醇度並讓酸味變得非常刺激,所以根據所萃取咖啡選擇一個合適的水溫投下咖啡粉至關重要。

  來源:

  小牛咖啡的博客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

關注WECHAT公衆號,閱讀更多精品咖啡豆知識

2015-12-02 16:27:14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咖啡-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