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衝咖啡預浸泡時間建議 注水咖啡粉 手衝器具KALITA

作者:未知 來源:咖啡豆: 咖啡知識 > 2025-01-12 21:48:24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平時我們衝煮咖啡,比較常用V60濾杯,但是V60流速較快,對注水的流量和水流的控制要求較高,對於新手來說可能有難度,那麼,kalita濾杯會是比較好的器具選擇。
     
      爲什麼叫kalita呢?
     
      Kalita,它是一間公司的名稱,Kalita公司從1950年開始在旗下的一間日本公司製作咖啡器具。扇形濾杯的發明者並不是kalita,而是梅莉塔夫人,發明的濾杯是將銅杯底下挖一個洞,而後Melitta公司推出的濾杯就是現在常見的單孔扇形濾杯。口徑較小、流速較慢,因此較適合德式深烘焙的咖啡,一直到第三波咖啡浪潮纔在日本復興。
     
      1959年,Kalita模仿改良了扇形濾杯,將單孔改爲三孔,減少堵塞,衝煮者可藉由控制水流速度來調整咖啡的濃度。Kalita扇形濾杯,又稱“梯形濾杯”或“臺形濾杯”,底下的孔洞較小。從單孔到多孔(六孔或八孔)都有,最常見的爲單孔和三孔的扇形濾杯。
     
      Kalita濾杯的特點?
     
      從側面觀察,呈現上寬下窄的形狀,有利於水量的集中,而上方呈現圓形,做出較寬的面積目的是爲了讓咖啡顆粒均勻分佈,減少堆棧的狀況。kalita杯壁上的肋骨多,呈直線分佈,肋骨間的距離一致,目的是爲了增加排氣和水流的速度。同時,它的流速比較慢,主要採用浸泡的方式萃取。
     
      如何用kalita做手衝呢?首先準備好器具:
     
      選濾杯:選擇了kalita濾杯,因爲底部是三個小圓孔,水流出去的速度比較慢,所以整個過程是半浸泡式的萃取。對於不擅長控制水流的新手來說,它很容易幫助你實現充分萃取,而不用擔心會因水流過大導致萃取不足。kalita的三孔濾杯,有兩種,一種是直排的,另一種三角分佈的。
     
      濾紙:kalita 梯形濾紙,值得注意得是:上杯是分大小的:101、102、103,相應的濾紙也分如上型號,家用一般推薦101型號。也有人用瑞士金KF-2/4,原用於美式機,由於是金屬濾網,所以不可避免有一點點咖啡粉會過濾進去。
     
      手衝壺:手衝咖啡器具品牌有很多,一般建議新手從細嘴壺入手,使用壺嘴內徑5mm以下的細口壺,一般的細口壺、宮廷壺、尖嘴式鶴嘴壺,水流易控制,不會有過大的水流,過大水流,水會直接穿過咖啡粉,到下壺,造成萃取不足。
     
      準備的器具還有:電子秤,計時器,溫度計
     
      咖啡豆:15g危地馬拉 波爾薩
     
      研磨度:小富士3.5
     
      粉水比:1:15
     
      水溫:90度
     
      時間:1:50秒左右
     
      衝煮手法:
     
      豆子養了7天,先用熱水沖洗濾紙,放咖啡粉,輕輕拍鋪平,用90度水溫,1:15粉水比三段式衝煮,用25g水悶蒸30秒,讓粉層充分吸水排氣,爲第二段注水做萃取準備;
     
      第二段注水至120g;適中的高度,小水流、勻速慢繞圈的柔和的注水方式,採用浸泡的方式讓咖啡粉釋放好的物質,減少對粉層的沖刷;
     
      第三段注水至225g;在水面下降1/3時進行第三段注水至225g,此時水面下降速度較緩慢,代表細粉已經開始沉積在濾杯底層,稍微加大注水水量和繞圈速度,讓底層的細粉舞動起來,減少過度萃取,出現苦澀味;最後在1:40秒左右停止萃取,1:50秒左右移開濾杯,最後的5g液體不要。
     
      風味:聞的時候,有焦糖和成熟水果的氣息,剛入口柔和柑橘酸質,有李子、百香果、黃檸檬酸味,慢慢會出現類似蔗糖和蜂蜜的甜感,餘韻還有一絲絲紅糖香氣,質地順滑,乾淨,醇厚度較V60高,層次感豐富。
     
      用kalita濾杯衝煮其實不難,合適的研磨度、水溫和穩定的注水方式,味道不會偏差太大,穩定的水流需要平時多加練習,今天就分享到這裏,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日常衝煮 | 淺烘焙瑰夏 + 蛋糕濾杯
     
      淺烘焙的瑰夏 + 蛋糕濾杯,這個組合來解說,淺烘焙的豆子怎麼衝煮可以把甜味衝出來。
     
      【器材介紹】
     
      手衝壺:kalita 銅壺,細嘴壺
     
      豆子:前街日曬詹森瑰夏 ,淺烘焙
     
      濾杯: Kalitta  Wave咖啡濾杯有#155和#185兩種尺寸,#155號較小適合衝一杯咖啡,#185則較大適合2-4人份。KalittaWave咖啡濾杯有玻璃和不鏽鋼兩種材質,對於#185來說還有一款陶瓷的。
     
      KalitaWave和我們熟悉的HarioV60區別在於底部是平的, 平底設計可以令萃取更充分。  近距離觀察Kalita不鏽鋼濾杯你會看到平坦的底部有三個小孔
     
      #155號
     
      需要購買蛋糕杯專用濾紙,Kalita濾紙,建議使用Bonavita蛋糕杯濾紙,加厚版比Kalita要厚實,特殊加深設計側邊疏導槽。
     
      淺烘焙咖啡豆,豆子內的物質極難被萃取出來,在研磨度上往往採取比較細的研磨,如果是V60還要比下圖更細一點, 這樣可以增大咖啡粉的浸水面積,提高萃取率。用蛋糕濾杯,其實是一個浸泡萃取的過程,也可以同kalita梯型濾杯。接下來,前街咖啡提供手衝建議:
     
      第一,溫度
     
      瑰夏豆子建議使用91-92度的水溫衝煮。降低一些水溫可以減慢萃取的速度,減少苦味物質被萃取出來。
     
      第二,柔(水流要柔和)
     
      柔和的注入水流,減少水流對粉牀的衝擊。要控制濾杯中水位的高度,在悶蒸之後緩緩的用較低的高度注水,然後讓濾杯中的咖啡粉像在被浸泡一樣。這可以令到萃取的節奏變慢,容易產生口感柔和,味道紮實的咖啡
     
      第三,慢(慢慢地繞圈)
     
      慢慢地從內到外再從外到內地把水澆在粉牀上,過快的繞圈會增加水流對咖啡的攪拌作用,容易使中深烘焙的豆子苦味變重。儘量減少對粉牀的攪拌,儘量讓咖啡的味道通過浸的方式萃取出來。這樣子可以有效控制苦味和澀味
     
      緩慢穩定連續注水:細水長流繞圈,溫柔地注水讓其均勻萃取,很慢很慢,Kalita濾水性比kono錐型杯和V60杯要慢。也可以適當用攪拌棒進行攪拌,通常在悶蒸階段,進行一次十字攪拌,令水分充分接觸咖啡粉,增加芳香物質的釋出。
     
      第四,淺烘焙使用粉水比: 1:13-1:14
     
      即18克粉,搭配 250ml 水量,這個比例適中,不會衝出水味太重的稀薄咖啡。
     
      具體參數:手衝壺中的熱水以濾杯中間爲圓心順時針一圈一圈畫圓,在沖泡時開始計時,15秒將咖啡沖泡至40g左右,然後停止注水,當時間至1分鐘06秒時,第二次注水。第二次注水時與前面一樣,以濾杯中間爲圓心順時針一圈一圈畫圓,水流不要衝到咖啡粉與濾紙相連的地方,以免產生通道效應,咖啡粉衝到最外圈留出一圈即可,然後再一圈一圈往中間沖泡,3分鐘之內,要將咖啡衝至250g,手工沖泡咖啡完成。
     
      【要點】
     
      悶蒸時注水的力道不過大,輕柔些,不要碰到濾紙邊緣
     
      悶蒸時使用的水量,以總水量的10%左右爲佳。以衝煮300毫升的咖啡來說,悶蒸所需要的水量約爲30毫升;或者按粉量,如果15克粉,燜蒸比例1:2,可以注入30克水,如果20克粉,燜蒸比例1:2,可以注入40克水。
     
      悶蒸過程中,流下的的萃取液儘可能地少;當下壺出現過多萃取液時,應減少注水量,或注意研磨度。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

關注WECHAT公衆號,閱讀更多精品咖啡豆知識

2016-07-01 17:28:26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咖啡-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