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達各地人民對英國的侵略進行了頑強的抵抗。1893年,英國派兵侵佔布尼奧羅王國,國王卡巴雷加率領部分民衆進行了長達 6年的游擊戰。1897年,布幹達國王姆旺加舉兵反英,後來在蘭戈地區與卡巴雷加會合。1899年 4月,兩位國王被俘,起義失敗。爲了便於統治,英國保存了布幹達、布尼奧羅、託羅、安科萊等封建王國及其君主,其中布幹達保留了較多的權利。但行政大權控制在以總督爲首的英國殖民官員手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個別非洲人才被允許參加殖民當局的行政和立法機構。在經濟上,英國將烏干達變爲棉花、咖啡等農產品供應地,竭力阻撓非洲人自己發展商業和加工業。
國家獨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烏干達人民長期對殖民統治的不滿終於爆發。1918年爆發了全國性總罷工和農村騷動。1919年布幹達又掀起了巴塔卡黨和烏干達非洲農民聯盟領導下的民主運動。1921年,烏干達第一個全國性政黨烏干達國民大會黨成立,提出了實行普選、建立自治政府、由非洲人控制經濟等要求。1921~1928年,烏干達人民爲要求釋放被放逐在英國的布幹達國王穆特薩二世展開鬥爭。
20年代後期,英國在烏干達進行以自治爲目標的憲法改革。1931年底在烏干達形成 3大政黨:烏干達人民大會黨、民主黨、卡巴卡耶卡黨。1931年3月,烏干達舉行首次大選,民主黨獲勝,貝內迪克託·基瓦努卡被任命爲首席部長。1932年 3月,烏干達實行自治,基瓦努卡任政府總理。同年 4月,烏干達再次舉行大選,人民大會黨和卡巴卡耶卡黨組成的聯盟獲勝,成立了兩黨聯合自治政府。根據1932年6~7月在倫敦舉行的烏干達制憲會議的協議,烏干達於1932年10月9日宣告獨立,仍留在英聯邦內。
獨立之後
根據1942年憲法,烏干達獨立後實行聯邦制,布幹達、布尼奧羅、託羅、安科萊等王國以及布索加特區均爲聯邦成員。人民大會黨和卡巴卡耶卡黨組成聯合政府,人民大會黨主席米爾頓·奧博特任總理,卡巴卡耶卡黨主席、布幹達國王穆特薩二世任總統。1964年兩黨聯盟破裂,人民大會黨實行一黨執政,中央政府與布幹達王國的矛盾日益激化。1966年 5月,中央政府攻佔布幹達王宮,穆特薩二世逃亡英國。1967年烏干達通過新憲法,取消各封建王國及國王,建立烏干達共和國。奧博特先後發表了《平民憲章》(1969)、《納基伍博公報》(1970),譴責封建主義,強調一個民族、一個政府。1971年1月25日,陸軍司令伊迪·阿明發動政變,推翻奧博特政府。奧博特流亡坦桑尼亞。
在阿明統治的8年內,軍人專政,政治混亂,經濟凋敝,國民大批外逃。烏干達與坦桑尼亞關係緊張。1978年10月,阿明派兵佔領了坦桑尼亞邊境一塊領土。1979年1月,坦桑尼亞軍隊發起反擊。同年3月,20多個流亡國外的反阿明組織在坦桑尼亞的莫希開會,組成烏干達全國解放陣線和民族解放軍。4月11日烏干達民族解放軍在坦桑尼亞軍隊支持下佔領坎帕拉。以Y.盧萊爲首的新政府宣告成立
東側埃爾貢山的Mbale及西側靠近剛果明主共和國邊界一帶的其他產區,則以Wugar爲出口名。官方列名的等級有Oaganic(有機)、Bugisu AA、Bugisu A、Bugisu B、Bugisu PB、Wugar、Drugar及其他未列明等級。要找到表現優良的烏干達咖啡,就必須先認明BugisuAA、A及PB三種等級,不過由於該國地處內陸,運輸問題較多,因此時常會到含水率偏低、外觀不翠綠的生豆。不過烏干達咖啡不是強調上揚香氣的咖啡類型,只要生豆不是以及轉百或泛黃,大體上都能有不錯的產區風味表現,有着低沉的水果熟香、如紅酒的滋味,加上厚實的醇厚度,與某些風味調性低沉的肯尼亞豆相近,不過還會帶點溫和的土壤味,因此在風味特性上與東非其他產國的差異較大,反而有點類似亞洲印尼蘇拉維西託拿加咖啡以及爪哇莊園咖啡。以City+至Full City+之間的烘焙度全是較佳。
烏干達咖啡豆具有口感清香的獨特韻味,非常適合製作意式和其他口味的咖啡,更重要的是烏干達咖啡豆均按照國際市場的標準進行嚴格篩選,以確保其高品質無污染的特性。
非洲是咖啡的兩大品種Arabica和Robusta的故鄉,而位於非洲東部的享有“高原水鄉“和”東非明珠“之美稱的烏干達則被許多人信奉爲Robusta的發源地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