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達黎加位於中美洲地峽,屬於北美洲,北緯10°,西經84°。東臨加勒比海,西靠北太平洋,有着1290千米的海岸線(東岸加勒比海212千米,西岸太平洋1016千米)。哥斯達黎加北部與尼加拉瓜接壤(邊境線長309千米),東南偏南與巴拿馬接壤(邊境線長639千米)。總共有51100平方公里,其中領土50660平方公里,領海440平方公里,比美國的西弗吉尼亞州稍小,相當於愛爾蘭。[3]
地形
哥斯達黎加的地形是:海岸邊是平原,而中部被崎嶇的高山所隔絕。該國宣佈其專屬經濟區爲200海里,領海爲12海里。氣候屬於熱帶和亞熱帶,還有一部分是新熱帶。[3]
氣候
哥斯達黎加的氣候條件截然不同,徹底顛覆了一年四季的分類,這裏只有兩個季節,4月到12月爲雨季,降雨多,12月底到第二年4月爲乾季,也稱爲夏季。首都聖何塞的年平均氣溫最低爲15℃,最高爲26℃;沿海地區的氣溫相對來說比較高,加勒比海地區的夜平均溫度爲21℃,日平均溫度爲30℃。[3]
自然資源編輯
哥斯達黎加國土面積僅佔世界陸地面積的0.03%,但擁有全球近4%的物種,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26%的國土面積爲國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其中包括11塊溼地、2個生物保護區和3處世界自然遺產。全國森林覆蓋率爲52%。
自然資源有鐵、錳、水銀、鋁土、金、銀等,其中鋁礬土、鐵、煤的蘊藏量分別達1.5億噸、4億噸和5000萬噸。近況主要分佈在西北部提拉藍山脈(Tilaran Cordillera)的中央金腰帶區域。碳酸鈣礦分佈在西北部,品味較高,由石灰石提煉出碳酸鈣的純度可達99.5%。哥斯達黎加高度重視環境保護,自然資源開發受到嚴格限制。
石油完全依賴進口,主要來自哥倫比亞等國,由國家石油公司(RECOPE)專營,年均進口原油300萬噸。2012年以來,國家石油公司因設施老化暫停原油提煉生產,燃料油改爲全部進口。2013年,哥斯達黎加石油進口量1930萬桶,進口額達23億美金,佔國內生產總值5.5%
哥斯達黎加的塔拉蘇(Tarrazu)是世界上主要的咖啡產地之一,所產咖啡風味清淡純正,香氣怡人。哥斯達黎加的火山土壤十分肥沃,而且排水性好,是中美洲第一個因商業價值而種植咖啡和香蕉的國家。咖啡和香蕉是該國的主要出口商品。1729年,咖啡從古巴引入哥斯達黎加,時至今日,其咖啡工業已是世界上組織完善的工業之一,產量高達每公頃1700公斤。哥斯達黎加人口僅有350萬,而咖啡樹卻多達4億顆,咖啡出口額佔據該國出口總額的25%。哥斯達黎加也受益於設立在塔拉蘇的中美洲農業研究學會(TurrialbaoftheCentralAmericanAgriculturalResearchInstitute,簡稱IAAC),它是一個重要的國際研究中心。
優質的哥斯達黎加咖啡被稱爲“特硬豆”,此種咖啡可以在海拔1500米以上生長。海拔高度對於咖啡種植者來說一直都是個問題。海拔越高咖啡豆越好,這不僅是因爲較高海拔能增加咖啡豆的酸度從而增加風味,而且也由於較高海拔處的夜晚溫度低,可使樹木生長緩慢,從而使咖啡豆的風味更濃郁。另外,由於高海拔的落差造成充足的降雨量,對咖啡樹的生長也十分有利。然而,雖然在海拔較高的地帶種植咖啡有諸多優點,但必須考慮到因此而增加的額外運輸費用,這很可能使生產咖啡變得無利可圖。哥斯達黎加的咖啡業已採用新技術來增加效率,其中包括使用“電眼”來選豆並識別出尺寸不規則的咖啡豆其它種類的巴西咖啡如里約,帕拉那等因不需過多的照顧,可以大量生產,雖然味道較爲粗糙,但不失爲是一種物美價廉的咖啡,由於分佈於全國各地、固品質參差不其、而設有其獨自的標準(依參雜物的多寡分NO.2~NO.8,依豆的大小而有NO.13~NO.19,依味分爲六個等級)。幾乎所有的阿拉比卡種的品質良好,價格也很穩定,最有名者爲“哥斯達黎加”,自古以來,就是混合式咖啡的必需品、爲大衆所熟悉。
優異的哥斯達黎加咖啡被稱爲“特硬豆”,此種咖啡可以在海拔1500米以上生長。海拔高度對咖啡種植者來說一直都是個問題。海拔越高的咖啡豆越好,這不僅是因爲較高海拔能增加咖啡豆的酸度從而增加風味,而且也由於較高海拔處的夜晚溫度低,可使樹木生長緩慢,從而從咖啡豆的風味更濃郁。另外,由於高海拔的落差造成充足的降雨量,對咖啡樹的生長十分有利。然而,其負面的作用是增加了額外的運輸費用,這很可能使生產咖啡變得無利可圖。哥斯達黎加的咖啡業已採用新技術來增加效率,其中包括用“電眼”來選豆並識別出尺寸不規則的咖啡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