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位於北緯6度~9度,東經34度~40度之間,處於非洲之角的中心,是內陸國。東與吉布提、索馬里毗鄰,西北和蘇丹交界,北接厄立特里亞,南和肯尼亞接壤。[5]
地形
埃塞俄比亞境內以山地高原爲主,大部屬埃塞俄比亞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體,佔全境的2/3,東非大裂谷縱貫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高原四周地勢逐漸下降。北部的達羅爾窪地降到海平面以下113米,爲全國最低點。紅海沿岸爲狹長的帶狀平原。北部、南部、東北部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區約佔全國面積的25%。西門山脈的達善峯海拔高度爲4,623米,爲埃塞俄比亞全國最高峯
氣候
埃塞俄比亞由於緯度跨度和海拔高度差距較大,雖地處熱帶,但是各地溫度冷熱不均。每年6-9月爲大雨季,10-1月爲旱季,2-5月爲小雨季。由於不同季節和地區降雨不均,易出現局部乾旱。氣溫範圍爲9.7℃-25.5℃。年平均溫度爲16℃。
水文
境內河流湖泊較多,青尼羅河發源於此,但利用率不足5%。
自然資源編輯
已探明的礦藏有黃金、鉑、鎳、銅、鐵、煤、鉭、硅、鉀鹽、磷酸鹽、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氣。馬來西亞、沙特阿拉伯、英國、蘇丹、約旦等國公司在埃塞俄比亞進行油氣勘探開發。水資源豐富,號稱“東非水塔”。
人口編輯
截止至2012年,埃塞俄比亞共有人口9100萬,是非洲第二大人口國。人口增長率爲2.9%。
全國約有80多個民族,主要有奧羅莫族(40%)、阿姆哈拉族(20%)、提格雷族(8%)、索馬里族(6%)、錫達莫族(4%)等。居民中45%信奉埃塞正教,40-45%信奉伊斯蘭教,5%信奉新教,其餘信奉原始宗教。
截止至2012年,人口最多的3個州依次是奧羅莫、阿姆哈拉和南方州
國家象徵
國旗
埃塞俄比亞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爲3:2。自上而下由綠、黃、紅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旗面中間有國徽圖案。從19世紀末期起,埃塞俄比亞就開始採用綠、黃、紅橫紋三色國旗。在現代史上,埃塞俄比亞是第一個躋身於自由民族之林的非洲國家。[8]
到本世紀五六十年代,衆多非洲國家相繼獨立,並紛紛採用綠、黃、紅作爲國旗色彩,於是被稱作“泛非洲色彩”。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古國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漫長曆史,賦予綠、黃、紅三種色彩在這片大地上更深的淵源。歷史上,它們與科普提克教堂的禮拜儀式息息相關,被供奉成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象徵,體現人類自由所崇尚的忠誠、希望、仁慈三種美德。這三種色彩還分別代表埃塞俄比亞的三個地區:提克列(紅)、阿姆哈拉(黃)、西奧亞(綠)。綠色代表肥沃的土地、溫和的氣候和豐富的植物資源,還象徵對未來的希望;黃色象徵和平與博愛,也代表人民建設國家的決心;紅色象徵人民爲保衛祖國隨時準備流血犧牲耶加雪菲按咖啡生豆處理方式不同分爲二大類: A類爲水洗處理法,等級標準爲“美國精品咖啡學會”SCAA制定,分Gr-1與Gr-2,阿拉伯數字越小等級越高,G1耶加雪菲風格鮮明,柑橘味和花香融合在咖啡液體中的風味是每個人都無法抗拒的美味; B類爲日曬法處理咖啡生豆,等級分爲,Gr-1,Gr-3,Gr-4,Gr-5,同樣最高等級的G1日曬耶加雪菲果香濃郁,打開裝有新鮮烘焙的G1日曬耶加雪菲咖啡袋能顛覆大家對咖啡的原有的認識,只有品嚐過最高等級日曬耶加雪菲的人才會相信咖啡是一種水果咖啡樹多半栽在農民自家後院或與農田其它作物混種,每戶產量不多,是典型的田園咖啡。耶加雪菲得獎豆幾乎出自上述幾個咖啡村落與小區。 所謂“耶加雪菲味”是指濃郁的茉莉花香、檸檬或萊姆酸香,以及桃子、杏仁甜香或茶香。用“咖啡入口,百花盛開”這句話來形容最恰當了,恰似花朵促動味蕾與鼻腔嗅覺細胞的舒暢感。除了花香味外,細緻的醇厚度body,猶如絲綢在嘴裏按摩,觸感奇妙。目前很多咖啡化學家開始研究耶加雪菲四周的微型氣候與水土,以歸納出精品咖啡的栽種方程式最初,耶加雪菲的咖啡樹是由歐洲的修道院士栽種(有點像比利時僧侶栽種麥子釀造啤酒),後來改由農民或合作社負責。耶加雪菲其實是由周圍的咖啡小區或合作社建構而成,包括霧谷Misty valley附近的伊迪多Idido,哈福沙Harfusa,哈瑪Hama,碧洛亞,皆採用水洗,但亦有少量絕品豆刻意以日曬爲之,增強迷人的果香味與醇厚度。這些山間小村霧氣瀰漫,四季如春,夏天微風徐徐,涼而不熱,雨而不潮,冬季亦不致寒害,孕育出獨特的柑橘與花香的地域之味嚴格起來,耶加雪菲是埃塞俄比亞西達莫Sidamo省的一個副產區,位於西達莫的西北邊,依山伴湖,是埃塞俄比亞海拔最高的咖啡產區之一。但這裏的生產方式與風味太突出了,致使埃塞俄比亞咖啡農爭相以自家咖啡帶有耶加雪菲風味爲榮,故從西達莫產區獨立出來,自成一格,也成爲非洲最富盛名的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