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海爾·塞拉西被封爲攝政王,1928年登基爲國王。1930年11月2日加冕爲海爾·塞拉西一世皇帝。1936年,意大利再次入侵,佔領亞的斯亞貝巴,征服埃塞俄比亞全國,塞拉西流亡英國倫敦。1941年盟軍擊敗意大利,同年5月5日塞拉西一世歸國復位。1974年國內政變後下臺。[3]
軍政府統治時期
1974年9月,由於一批少壯軍官組成“軍隊、警察和地方軍協調委員會”(即DERGUE,英文SHADOW之意,後泛指軍政府和門格斯圖政權)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海爾·塞拉西政府,宣佈結束帝制,成立“臨時軍政府”。11月,“臨時軍政府”又改爲“臨時軍事行政委員會”。12月,“臨時軍事行政委員會”宣佈埃塞俄比亞爲“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土地、金融財政機構和工業國有化。[3]
門格斯圖獨裁時期
1977年2月,門格斯圖·海爾·馬里亞姆(MENGISTU HAILE MARIAM)中校發動軍事政變,擔任“臨時軍事行政委員會”主席和國家元首。1979年,成立以軍人爲主的“埃塞俄比亞勞動人民黨組織委員會”,實行一黨制。1984年,按蘇共模式組成“埃塞俄比亞工人黨”。1987年9月,門格斯圖宣佈解散“臨時軍事行政委員會”,結束軍事統治,成立“埃塞俄比亞人民民主共和國”,並建立新議會,門格斯圖擔任國家總統和政府首腦。
1988年3月,反政府武裝活動的“厄立特里亞人民解放陣線”(EPLF)和“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TPLF)向政府軍發動進攻,大規模內戰爆發。1989年,“厄立特里亞人民解放陣線”佔領厄省大部。1991年5月28日,以“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爲主的埃革陣軍隊進入亞的斯亞貝巴,門格斯圖政權宣告瓦解
大面積種植咖啡的村莊所生產的咖啡大約佔到了全國咖啡總產量的35%。這些採用多層咖啡種植體系的咖啡種植農場得到了精心護理。咖啡種植農戶並不使用化學肥料,而是使用落葉、動植物殘骸增加土壤營養, 除了咖啡,農戶還頻繁種植非咖啡作物。甚至連佔全國咖啡總產量5%的莊園咖啡(由國有農場生產的咖啡)也呈現出森林類咖啡生產的特性。
地處最爲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下,埃塞俄比亞每年生產獨一無二的高品質咖啡。埃塞俄比亞的咖啡種植週期每年會爲國家帶來收穫的喜悅。美麗的白色咖啡花會在每年的三月至四月間競相開放並且會結果。只有成色最紅且生長成熟的果實才會在9月到大約12月之間被選中作爲咖啡原料。新咖啡的出口從每年11月或者12月開始。
咖啡風味簡介
埃塞俄比亞擁有獨一無二、區別於其他的不同風味,爲全世界的客戶提供了廣泛的口味選擇。
在埃塞俄比亞的西南部高地,卡法(Kaffa)、謝卡(Sheka)、吉拉(Gera)、裏姆(Limu)以及亞宇(Yayu)森裏咖啡生態系統被認爲是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的故鄉。這些森林生態系統同樣擁有各種具有藥效的植物、野生動物以及瀕危物種。
埃塞俄比亞西部高地孕育了一些新的咖啡品種,這些新品種可以抵抗咖啡果實疾病或者葉鏽。埃塞俄比亞擁有世界聞名的多種咖啡類型。其中一些主要的咖啡類型以其獨特的芳香和風味著稱於世,包括以下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