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凱雷投資2100萬美元投資迪歐咖啡;2008年高盛資本和華生資本3000萬美元投資兩岸咖啡;2011年和2012年,摯信資本爲雕刻時光注入2筆資金。
當時, 系出臺灣的迪歐和兩岸咖啡品牌,都有相應的香港或A股上市計劃。 如今看來,迪歐與兩岸這兩筆投資實際上是不成功的,沒有達到資本的預期。事實上,在咖啡產業上,資本已經開始悄悄有動作了:就在今年,重慶咖啡金融交易中心、中咖產業基金咖啡等產業資本進入咖啡領域,咖啡金融將從源頭上介入咖啡期貨、交易,從種植上着手發力咖啡產業。
另外,資本並不是拋棄了咖啡館這種業態。就咖啡品牌來說,至少還是一些拿到了投資。
咖sir簡單梳理了一下,大致分爲2個階段。在資本方看來,速溶咖啡領域已經沒有機會;而咖啡館這種業態,門檻低、工業化程度低、資產過重、盈利能力又太差,而且管理不規範。
這讓咖啡行業成爲一個矛盾體:潛能巨大但行業蕪雜,讓資本方又愛又怕。
“我們很清晰的知道,對咖啡產業介入的時間節點真正難形成的原因在於:
能夠爭奪的咖啡館市場,存在經營不穩定、不透明、人員成本過高等問題。”汪才華說。
比如,財務不透明,喝咖啡不開發票,收入就沒有審計依據;不給員工交社保,人員流動性大;標準化程度低,尤其精品咖啡,投入產出比就低。比如上文提到的咖啡消費增長數據,實際上是僅根據一個進出口的指標做的推算。汪才華認爲,真正的數據應該包含3個方面:進出口數據;淘寶等電商的電子交易數據;咖啡館開店的工商、稅務數據和雀巢、麥斯威爾等速溶渠道的消費數據。
“總的來說,咖啡行業數據,還是缺乏標準、專業性、權威性。對現在咖啡市場的分析報表,不敢恭維。”
所以,咖啡館老闆們也不要太過興奮了,行業數據上漲,並不意味着去咖啡館喝咖啡的人在同比上漲。
總的來說,數據不明晰,讓咖啡行業看上去像雨像霧又像風。產業資本看不明白,就很難貿然進入。儘管消費數據在不斷上漲,但目前這個體量還不足以引起產業資本的重視。
汪才華表示,資本是高度關注市場體量問題的。通常來說1000億—1500億的階段,是資本介入的最佳時期。要知道,逐利的資本最容易算計出手時機以獲得更好的回報,他們往往只領先市場半步。
“國內的咖啡市場,還是比較弱、比較小的小衆市場,幾百億,實在是不值一提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