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因素決定咖啡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低分子量糖類 :
蔗糖是生咖啡豆中最主要的遊離態糖類,其含量依品種、 來源及成熟度而異。一般而言,Arabica咖啡豆所含蔗糖量較 Robusta咖啡豆爲高;生咖啡豆抽出液中亦可測得他種簡單的糖類,包括還原糖。生咖啡豆中也含有葡萄糖及果糖,Arabica的含量較Robusta的含量爲低,此外Arabica的總還原糖亦低於Robusta。
咖啡豆在焙炒以後,低分子量糖類的變化依焙炒程度之不同而有所差異,以蔗糖的損失最爲快速,其輕度焙炒之損失率爲97%,中度爲99%,重度焙炒爲100﹪。其它如葡萄糖、果糖及阿拉伯糖等,也都有相當程度的損失。
多醣類:
多醣類是生咖啡豆中很重要的組成分,約佔幹物量的40% ~ 50﹪。依種類來分,則有聚合半乳糖、聚合廿露糖、聚合阿拉伯糖及纖維素,這些都是構成咖啡豆質體的物質,且與咖啡豆的硬度有關。
多醣類在經過焙炒以後,仍會有相當量的保存,根據一項研究所得之資料發現,不同焙炒程度間之差異並不很大,其保留率在70﹪~ 75﹪之間,其中又以纖維素的保留率最高,聚合阿拉伯糖最低。在抽出方面,會有部分多醣類被抽出,依溶劑種類之不同而異,以水抽出時,抽出較多的是阿拉伯糖、半乳糖及部分甘露糖之聚合多醣類。
有機酸:
在衝調咖啡時,酸度的表現是很重要的,在良好的條件及技巧下,可發展出酸度清爽的特殊口味,是高級咖啡必備的條件。一般而言,焙炒程度較深的咖啡豆,其酸味的發展愈少,或甚至沒有,而呈現另一種純味咖啡的特質。
生的Arabica咖啡豆所含非揮發性酸包括了檸檬酸、蘋果酸、草酸及酒石酸等。經測試,並未能發現大量揮發性酸的存在。當生咖啡豆經過焙炒以後,酸的含量生成了很大的變化,其中以揮發性酸的變化最大。生豆所含之酸在經過焙炒以後,其損失率大約在15﹪左右,而較值得注意的是酸的化學變化。甲酸及醋酸在焙炒初期有增加的現象,並隨焙炒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直到焙炒末期反呈現減少的趨勢;檸檬酸及蘋果酸則隨焙炒之進行,而逐漸減少,形成其分解產物。
關注公衆號,發送 88718 免費閱讀全文
2016-12-06 14:40:59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