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解剖圖-咖啡豆是怎麼長出來的手衝咖啡步驟圖解
“精品咖啡”概念的第一次出現是在1974 年,Erna Knutsen認爲“精品咖啡”是“在特殊微氣候環境中生產、具有最佳風味的咖啡豆”,但是精品咖啡並不一定就是奢華頂級的咖啡。根據美國精品咖啡協會 (SCAA)的定義,杯測評分達到8 - 10 分的咖啡才能稱之爲“精品咖啡”。測評第一步是聞香;第二步是測試風味、回甘、酸度、口感和平衡感;第三步是測試甜度、均勻度和乾淨度;最後則是評分。
相對於商業咖啡而言,精品咖啡更注重品質。霍夫曼指出“在生產和國際貿易中兩者就有很多不同的體現”。咖啡3.0 浪潮中精品咖啡探索團隊更注重與咖啡種植農民的公平交易合作,在咖啡產地精選獨具風味的豆子。
經過水洗/日曬和運輸,咖啡豆的價值在烘培作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最後,是咖啡師發揮關鍵作用的時候,如何運用精準的科學方式去衝煮一杯恰到好處甚至讓人驚 喜的精品咖啡。總而言之,精品咖啡豆的產地、新鮮程度、烘培方式、採摘時間、水質、溫度、時間和咖啡粉數量的控制、衝煮儀器的選擇甚至衝煮手法等都會影響 一杯精品咖啡最終呈現的口感
1950年取得專利的拉帕瓦尼雙孔機Ideale,是同類型咖啡機中的先驅,這類型的咖啡機將意式濃縮咖啡推廣到歐洲
而V60、Aeropress、Chemex 等簡易居家手衝咖啡器具的出現,則給精品咖啡的蓬勃發展帶來生機。普通咖啡機機械化無感情般的過濾操作,儘管也可以得到一杯讓你大腦興奮的咖啡因飲料,但 是用精密的科學方法花時間給自己手衝一杯咖啡,過濾掉的不僅僅是咖啡渣,更是心中的雜念;得到的不僅僅是一杯精選風味口感獨特的咖啡,更是一份自信、一份 篤定、一份寧靜。
當然,影響精品咖啡風味的更多是風土,所以,霍夫曼把重心更多放在咖啡產地溯源上。三大洲超過35 個國家地區,霍夫曼以介紹各國咖啡的歷史開始,探討種植區域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對風味的影響,並進一步對比同一國家不同生長產區的差異。
此外,在各國咖啡產地的介紹中,可以找到霍夫曼對該國咖啡產地風味的簡明描述,這一點倒更滿足咖啡愛好者對工具書的需求,高度概括,方便參考。可以說,霍夫 曼的目的旨在梳理複雜繁多的咖啡產地,實現精品咖啡的可追溯性(Traceability)。和葡萄酒一樣,實現生產國,產區到具體莊園的信息透明化。
關注公衆號,發送 89226 免費閱讀全文
2016-12-09 10:46:2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